3月下旬,辽沈大地乍暖还寒。
新一轮冷空气即将来袭,这天,正在民兵训练基地训练的辽宁省辽阳军分区参训单位收到大幅降温预警。
查询防寒物资、发出请领申请、进行人脸拍照、扫码登记出库……该军分区机关某处副处长段振东即刻登录“公物仓”系统平台进行操作。没过多久,防寒帐篷、取暖炉、发电机等各类保暖物资统一装车发往训练场。
“训练中急需的各类物资,我们首先在‘公物仓’系统平台上申领。线上实时下单、线下统一配送,物资保障相比以前更加方便快捷。”段振东向笔者介绍,民兵野外驻训时还能就地领取物资,物资携带量大幅减少,实现轻装上阵。
2024年,为提升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辽阳军分区整合军地优势资源,试点探索国防动员“公物仓”建设。“军分区所属单位驻地相对集中,担负任务又较为相似,物资和装备重复利用率高。为此,我们按照‘一物多用共享’的思路推进‘公物仓’建设工作。”该军分区领导说,推动训练场地、训练装备器材、生活型资源等统建统管共用,减轻了基层人力、运力、财力负担,让基层单位把更多精力聚焦在主责主业上。
该军分区组成研发团队,设计仓储管理软件,升级“网络版+单机版”军队资产“公物仓”系统平台,实现了“实体”和“虚拟”相结合。
“我们利用空余房产,投入专项经费,改造建设物资‘实体公物仓’,对军分区系统内使用频次较高、便于集中保管的各类训练、办公物资器材统一收储保管,由军分区调配使用。”段振东介绍。
此外,该军分区还依托本级和所属单位库存资产构设多个“虚拟公物仓”。他们将各单位闲置、堪用和新购可重复使用的物资全部赋予资产信息标签,制作二维码、录入系统平台。“虚拟公物仓”的物资,平时按权属存放,用时可在平台上进行要素检索、分拣识别后申领、跨单位借用。
太子河区人武部曾采购过一套音响设备,由于利用率不高,处于闲置状态。借助建设“公物仓”时机,该人武部重新分类物资,对包括这套音响在内的闲置资产进行打码贴签、修缮保养,将相关信息录入“公物仓”系统平台。没想到,这套音响被友邻单位借用十几次。“各单位将闲置资产纳入‘公物仓’,融合共享、按需申领,节省了不少采购资金,也提升了物资利用效益。”该人武部领导说。
此外,该军分区还结合自身任务特点,与驻军部队、市应急管理局、交通局、卫生局等单位签订协议,将抗震、抗洪、灭火、特种车辆、帐篷等日常需求大、军地通用性强的物资器材统一列入“公物仓”共享清单,搭建了驻军部队“共享仓”和市国动系统“共用仓”。平时,物资由各单位分库存放,遇有应急任务时,统一调配使用。
“训练归来洗上热水澡,身上的疲惫消散不少,再睡个好觉,第二天训练又‘满血复活’。”在近期组织的训练中,该市参训民兵对新搭建的野战淋浴帐篷赞不绝口。
训练开始前,段振东对各参训单位提报的需求进行分类梳理,通过“公物仓”系统平台快速检索,实现保障物资与需求精准匹配。其中,“民兵野外驻训洗澡难”的问题也得以顺利解决。经查询比对“公物仓”中驻军部队物资“共享仓”清单后,段振东向驻军某部借调了10顶野战淋浴帐篷,并协调该部技术人员对帐篷的搭建和调试进行培训。不到半天时间,10顶野战淋浴帐篷在驻训场“拔地而起”,较好地满足参训民兵的生活需求。
为确保“公物仓”集约建设和运行顺畅,该军分区规范了资产入仓、调剂、借用、退出全流程管理链路,制定完善了《军队资产公物仓系统操作手册》《辽阳军分区公物仓制度规定》《辽阳军分区公物仓区域共享协作协议》等规定,实现了资产信息一键查询、申用借调线上办理、出仓入仓即时监控、仓储状态实时公布。
谈及近一年来“公物仓”建设和运用情况,段振东介绍,形成的涵盖6类15种军地物资(装备)共享共用、互利互惠清单,充分用好了增量资源、整合了存量资源、盘活了闲置资源。接下来,军分区将进一步科学管理、区域统筹,切实让“公物仓”成为闲置资产的“增效仓”、一库多用的“共享仓”、练兵备战的“补给仓”。(高勇、张家辉)
新一轮冷空气即将来袭,这天,正在民兵训练基地训练的辽宁省辽阳军分区参训单位收到大幅降温预警。
查询防寒物资、发出请领申请、进行人脸拍照、扫码登记出库……该军分区机关某处副处长段振东即刻登录“公物仓”系统平台进行操作。没过多久,防寒帐篷、取暖炉、发电机等各类保暖物资统一装车发往训练场。
“训练中急需的各类物资,我们首先在‘公物仓’系统平台上申领。线上实时下单、线下统一配送,物资保障相比以前更加方便快捷。”段振东向笔者介绍,民兵野外驻训时还能就地领取物资,物资携带量大幅减少,实现轻装上阵。
2024年,为提升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辽阳军分区整合军地优势资源,试点探索国防动员“公物仓”建设。“军分区所属单位驻地相对集中,担负任务又较为相似,物资和装备重复利用率高。为此,我们按照‘一物多用共享’的思路推进‘公物仓’建设工作。”该军分区领导说,推动训练场地、训练装备器材、生活型资源等统建统管共用,减轻了基层人力、运力、财力负担,让基层单位把更多精力聚焦在主责主业上。
该军分区组成研发团队,设计仓储管理软件,升级“网络版+单机版”军队资产“公物仓”系统平台,实现了“实体”和“虚拟”相结合。
“我们利用空余房产,投入专项经费,改造建设物资‘实体公物仓’,对军分区系统内使用频次较高、便于集中保管的各类训练、办公物资器材统一收储保管,由军分区调配使用。”段振东介绍。
此外,该军分区还依托本级和所属单位库存资产构设多个“虚拟公物仓”。他们将各单位闲置、堪用和新购可重复使用的物资全部赋予资产信息标签,制作二维码、录入系统平台。“虚拟公物仓”的物资,平时按权属存放,用时可在平台上进行要素检索、分拣识别后申领、跨单位借用。
太子河区人武部曾采购过一套音响设备,由于利用率不高,处于闲置状态。借助建设“公物仓”时机,该人武部重新分类物资,对包括这套音响在内的闲置资产进行打码贴签、修缮保养,将相关信息录入“公物仓”系统平台。没想到,这套音响被友邻单位借用十几次。“各单位将闲置资产纳入‘公物仓’,融合共享、按需申领,节省了不少采购资金,也提升了物资利用效益。”该人武部领导说。
此外,该军分区还结合自身任务特点,与驻军部队、市应急管理局、交通局、卫生局等单位签订协议,将抗震、抗洪、灭火、特种车辆、帐篷等日常需求大、军地通用性强的物资器材统一列入“公物仓”共享清单,搭建了驻军部队“共享仓”和市国动系统“共用仓”。平时,物资由各单位分库存放,遇有应急任务时,统一调配使用。
“训练归来洗上热水澡,身上的疲惫消散不少,再睡个好觉,第二天训练又‘满血复活’。”在近期组织的训练中,该市参训民兵对新搭建的野战淋浴帐篷赞不绝口。
训练开始前,段振东对各参训单位提报的需求进行分类梳理,通过“公物仓”系统平台快速检索,实现保障物资与需求精准匹配。其中,“民兵野外驻训洗澡难”的问题也得以顺利解决。经查询比对“公物仓”中驻军部队物资“共享仓”清单后,段振东向驻军某部借调了10顶野战淋浴帐篷,并协调该部技术人员对帐篷的搭建和调试进行培训。不到半天时间,10顶野战淋浴帐篷在驻训场“拔地而起”,较好地满足参训民兵的生活需求。
为确保“公物仓”集约建设和运行顺畅,该军分区规范了资产入仓、调剂、借用、退出全流程管理链路,制定完善了《军队资产公物仓系统操作手册》《辽阳军分区公物仓制度规定》《辽阳军分区公物仓区域共享协作协议》等规定,实现了资产信息一键查询、申用借调线上办理、出仓入仓即时监控、仓储状态实时公布。
谈及近一年来“公物仓”建设和运用情况,段振东介绍,形成的涵盖6类15种军地物资(装备)共享共用、互利互惠清单,充分用好了增量资源、整合了存量资源、盘活了闲置资源。接下来,军分区将进一步科学管理、区域统筹,切实让“公物仓”成为闲置资产的“增效仓”、一库多用的“共享仓”、练兵备战的“补给仓”。(高勇、张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