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中院为青年创业者定制式普法

  • Thread starter Thread starter z
  • Start date Start date

z

Administrator
Staff member
合同中的“最终解释权”条款暗藏哪些法律风险?农产品购销如何避免“模糊表述”纠纷?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州青年创业协会,在工业园区开展“企业合规经营”专题普法活动。该院法官王中强带着“典型案例教学包”,为30余名青年创业者量身打造了一堂“避坑指南课”。

“这个看似保护企业的条款,实则让企业赔了17万元!”大屏幕上,某公司因在格式合同中设置“最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条款给自己带来损失。王中强结合新近审结的合同纠纷案,剖析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关于格式条款无效的规定。“建议大家在合同签订时,对关键条款采取‘三同步’的处理方法——拍照存证、保存沟通记录、拍摄验收视频。”法官的“取证三招”被创业者们频频记录。

“我采购的‘优质核桃’货不对板怎么办?”农产品电商从业者杨某的提问引发共鸣。王中强现场支招:“立即公证鉴定争议货物,同步固定快递单、开箱视频等证据链。”他特别提醒涉农企业,购销合同应量化含水率、破损率等指标,“用数据说话比‘优质’‘上等’更管用”。

活动现场,印有“企业合规风险清单”的普法手册成为抢手货。手册中梳理的20类高频法律风险点均附有“案例﹢法条﹢建议”三维解读。“以前觉得合规经营是束缚,现在明白是‘安全绳’。”创业者李婷翻着手册感慨道。楚雄州青年创业协会秘书长张磊表示,这种“案例教学﹢互动答疑﹢工具包”的普法模式,让法律知识从纸面落到了现实。

来源:人民法院报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