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标准”在全球立“标杆”

z

Administrator
Staff member
近日,武汉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武科大”)牵头完成的耐火材料标准顺利通过审查,专家一致认为该标准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也为该校新增了2项国家标准。

耐火材料是高温工业的根基,具有耐高温等综合性能。自20世纪80年代起,武科大耐火材料团队就开始从事标准的制定工作,至今已制定60多项各类标准。“在全国耐火材料领域,武科大是完成‘标准’最多的高校,对耐火材料的科研、生产和贸易产生了积极影响。”武科大教授李亚伟告诉记者。

近年来,武科大以耐火材料团队为引领,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让标准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推动耐火行业有序发展

莫来石是优质的耐火材料,但由于不同企业分析莫来石的方法不同,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武科大教授葛山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实验,制定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将莫来石温度、浸泡时间、洗涤次数、灼烧时长等全部量化。只要采用这一定量分析方法,任何企业得出的数据都完全一致。

得益于葛山团队的研究,2013年,莫来石行业标准正式发布。有了这把“统一的尺子”,国内市场逐步走向规范,武科大也在耐火材料领域树立了“标杆”。

“这有力促进了企业间的准确对接和高效合作,推动全国耐火行业有序发展。”武科大教授、材料学部主任李享成说。

随即,在2015年的审查会上,《耐火材料高温抗扭强度试验方法》《耐火材料高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耐火材料高温抗拉强度试验方法》3项国家标准一次性通过。10余年来,武科大耐火材料团队已完成了43项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立项与制定工作。

“武科大耐火材料团队传承有序,研究手段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推动耐火材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彭西高表示。

让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如何让中国标准走向世界,成为国际标准?武科大耐火材料团队给出了答案。

21世纪初,武科大耐火材料团队首次向国际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交立项申请。这是该团队第1次申报国际标准,但由于团队成员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成员国的专家学者交流较少,且该标准又是全新的标准,结果未获立项。

武科大耐火材料团队成员并未放弃,决心要让更多国家的专家学者了解他们的研究。于是,在每年举办的国际标准化组织耐火材料技术委员会工作年会上,该团队成员积极与其他国家专家学者交流,认真准备专题报告,陆续吸引了英国、德国的专家关注。

武科大耐火材料团队坚持不懈,直至第5次提交申请终获立项。随后,“耐火材料高温耐压强度”国际标准工作组成立,由武科大耐火材料团队牵头,英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8国专家参与。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要求,为确保试验数据具有全球兼容性和可重复性,需要在6个具有国际认证资质的实验室开展对比实验。

该团队青年教师尹玉成带领学生们,携带笨重的设备、大批样品,挨个前往实验室进行实验。2021年,他们提交标准草案,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成员国投票通过,“耐火材料高温耐压强度”标准成为中国原创的首个耐火材料高温力学国际标准。

德国的一家实验室采用该标准方法,测试高温下建筑用石材的耐压强度,并以此为依据,选用合适的现有石材作为古建筑修复替代材料,提高了建筑安全性,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程 毓)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