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

z

Administrator
Staff member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活动中,全国教学名师、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卢玉峰以“萦绕微积分的π与无穷大——数学本质的双重奏”为题作了一场学术报告,这场生动有趣的报告吸引了线上线下1.2万余人观看。

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学作为“科学之母”的价值愈发凸显。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重视数学等基础学科建设,进一步建强基础学科师资队伍,巩固基础研究根基。

“数学教学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锻造思维方式。”卢玉峰告诉记者,在算法替代计算的时代,数学教育对逻辑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性。

为此,他独创了“三活教学法”——知识讲活、课堂激活、潜能盘活,即以问题驱动式教学打破传统,按“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再提问—再学习”模式,培育学生创新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用梯度式教学精心设计课堂内容,挖掘学生潜能,循序渐进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借启发性、探索性问题,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活跃学生思维,鼓励多元思考、举一反三。

在数学分析课的课堂上,卢玉峰像考古学家般梳理概念的来龙去脉,用历史脉络赋予公式温度,又如导演般设计课堂互动,通过随机抽签答题、阶梯式问题链,让抽象符号在讨论中具象化。同时,面对AI技术对教育形态的冲击,卢玉峰牵头编写了新版《数学分析》教材,探索知识图谱与教学融合。

2021年,大连理工大学华罗庚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卢玉峰便是该基地的负责人。他探索科教融合培养模式,将中国科学院优质资源引入本科课堂,构建起“学术大师+课程群+科研训练”三维体系。

卢玉峰表示:“数学人才池的深度,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创新高度。”在他的推动下,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系毕业生中涌现出多位国家级人才、行业领军者,更有多名学子扎根东北助力区域发展。

在大连理工大学,像卢玉峰这样扎根基础学科潜心教书育人的教师还有很多。近年来,学校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最高追求,注重“深情怀、厚基础、宽视野、重交叉、强实践”,重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战略支点和战略支撑。(记者 张蕴)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