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拟转变装备采购模式

z

Administrator
Staff member
在全球军事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合理高效的国防采购模式,对提高武器研发效率、增强军贸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据外媒报道,近日,韩国军方计划转变装备采购模式,以缩短武器系统开发周期。

报道称,过去数十年,韩国采用“军方定义需求—企业响应招标”的传统采购模式。韩国军方根据战略需求提出武器性能指标,经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后,国防采办项目局发布招标公告,企业再按照既定规格参与竞争。该模式暴露出两大弊端:一是企业处于被动迎合需求状态,难以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二是冗长的审批流程,容易使技术方案落后于市场更新速度。

新模式下,军工企业可提前参与需求定义,为军方采购提供更多可行方案。韩国国防采办项目局设立“军品采购论坛”,召集企业与军方一同评估作战需求下的技术可行性。军方在初步审查中确认必要性,企业拟订开发计划,双方共同商讨性能指标与部署时间表。据预测,以“并行研发”取代“串联审批”,有望将采购流程减少三分之一左右。

在传统模式下,企业需自筹资金开展技术研发,能否中标取决于军方是否发布与之匹配的招标需求,导致研发投入与市场回报严重失衡。相关行业人士透露,企业耗费数年时间、投入数百万美元的研发方案,常因未被纳入军方需求无法参与竞标。新模式使企业与军方在前期就能建立沟通,及时调整研发方向,减少资源浪费。

在人工智能、定向能武器等颠覆性技术领域,传统采购流程耗时较长,阻碍先进国产技术应用。新模式构建起动态协作机制,使军方与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依据技术发展、新出现的作战需求等,共同对武器系统涉及的技术参数进行修改与完善,确保技术始终契合实际作战需要,紧跟技术发展趋势,更好地应对新兴威胁。韩国国防采办项目局官员称,企业在早期介入,可以“提前针对潜在威胁开展应对方案研究”,一旦军方确认需求,便能快速进入工程化阶段。

分析认为,新型采购模式在推进过程中,面临风险和挑战。

一方面,市场竞争公平性受到质疑。韩国国防采办项目局承诺保证采购流程透明度,但韩华、现代等大型企业可能对中小企业生存空间造成挤压。大型企业集团凭借其资源垄断优势,可以在维修服务和本土化生产方面投入更多资源,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中小企业由于资源有限,在价格与服务质量竞争中处于劣势。

另一方面,军事需求与商业利益难以平衡。企业通常倾向于推广成熟技术,这可能导致忽视军方长期战略需求。韩媒分析,K9自行榴弹炮在研发时,为满足市场对火炮威力等方面的要求,采用一系列强化设计,导致自身重量大幅增加,在高原等复杂地形的作战机动性受到影响。​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