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球教育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 Thread starter Thread starter z
  • Start date Start date

z

Administrator
Staff member
高水平“引进来”,我国教育“朋友圈”不断扩大

九曲溪畔,隐屏峰下。

3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与福建省南平市共同主办首届武夷论坛,近百位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两个结合’:中华五千年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研讨,问道文明与时代。30余名中外师生走进南平朱熹园,感受中华文明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在“武夷精舍”的匾额下,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与中外学生交流。他鼓励大家多走出课堂,在从游从学中感受文明与文化,成为推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友好使者。

“林校长邀请我们多看看中国,多了解中国之美。”现场参观学习的汤加留学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卡迪很是兴奋,“通过留学,我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好文化使者。”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不断推进与国外顶尖高校的交流合作,先后与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伙伴关系——2012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成立;2018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成立;2024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全国高校第一所全球领导力学院……

“一带一路”十年景,丝路学子家乡行。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的留学生中,有不少学成后回到了家乡,记录并分享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

“作为一名在中国深造的巴基斯坦学生,我发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目睹了‘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家乡的影响,它以‘喀喇昆仑公路’的形式提供了一条接通两地的生命线。尤其是‘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带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文化交流,使两地民心相通,为巴基斯坦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巴基斯坦籍留学生郁兰说,“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对于我和其他许多在中国求学的巴基斯坦学生来说,这是一次改变人生的经历,要倍加珍惜,努力深造,为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10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人员交往、文化交流日益紧密,国际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新的历史机遇下,高校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积极当好共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在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不断深化双边和多边教育交流合作,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像中国人民大学一样,很多高校都在推动高校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9月26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我国与5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经面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万个海外用户提供服务。截至2024年9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经有超过500亿次的访问量,成为世界上应用最活跃、受益者最多的平台,也为我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国家数字化教育战略取得扎实成效。同时,我国成功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华设立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厦门大学牵头发起“深时数字地球”“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10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了合作……

“这些工作对我们进一步服务社会、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中国教育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姿态,更加有实力参与国际科学发现和研究。”

高质量“走出去”,教育对外开放步伐越来越快

在坚持高水平“引进来”的同时,我国教育领域高质量“走出去”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在西北大学,有一支名气响当当的团队——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多年来,考古队坚守知识报国的初心和使命,在丝绸之路沿线开展考古发掘与研究,直面科学研究前沿和难关,填补了多项考古研究空白。

月氏是曾经生活在中国西北的游牧民族。汉武帝命张骞出使西域,希望联合月氏共同对抗匈奴,也由此开辟了丝绸之路。《史记》中记载的月氏,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确证其所在地或文化遗存,对月氏的研究讨论也成为考古学界和公众关心的问题。

2013年,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建中乌联合考古队,努力揭开史籍里月氏的神秘面纱。2016年,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小城拜松发现了拉巴特墓地,随后通过对拉巴特墓地的考古发掘和系统研究,证实其是月氏文化遗存之一。

2019年,“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引起当地公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2024年11月4日,西北大学校长孙庆伟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会上介绍,西北大学发挥区位和学科优势,积极搭建国际考古合作研究平台——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深耕丝绸之路文明交往互鉴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中国-中亚峰会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促进丝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学理支撑。

当前,全球治理和发展面临新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布的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中提出,教育是一项公共行动和共同利益的形式,并呼吁各国加强研究与创新、全球团结与国际合作。

“我们培养既懂语言又有考古能力的学生,培养有国际视野、有国际工作能力的学生。同时,也培养当地的学生,请他们协助我们工作,当地不少学生在中国留过学。”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队长王建新说,考古队在中亚建立和推行“考古发掘+遗址保护+人才培养”三结合的模式,获得了中亚人民的称赞。

当前,我国的对外考古事业正在蓬勃发展。2024年8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卡拉卡尔帕克斯坦人文研究所共同主持的2024年度中乌联合考古发掘项目正式启动。自2024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在卡拉卡尔帕克斯坦人文研究所的协调下,对花剌子模绿洲等开展长期、系统、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

教育部网站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深入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议、议程及计划;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等,围绕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国际热点和前沿议题,搭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形成了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岳麓宣言》及《福州宣言》等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成果性文件;全面参与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和教育援助,为应对全球共同面临的教育挑战、创建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教育治理机制,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推动数字化建设,努力塑造教育领域国际品牌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进入第二个金色十年,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2016年3月,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建成第一个鲁班工坊;2017年5月,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在英国建成欧洲第一个鲁班工坊;2019年3月,非洲首家鲁班工坊在吉布提揭牌运营……职教“出海”,与多个国家合作建设鲁班工坊,为当地青年提升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水平搭建了新平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高。”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我国与世界各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交流,合作建成了30余个“鲁班工坊”,195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生来华求学。

以鲁班工坊为代表的中国职业教育,成功带动中国优质企业和优质产能“走出去”,并得到多国的高度赞赏。

天津市教委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已建成的鲁班工坊围绕智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结合合作国家产业需求,开设工业机器人、新能源、云计算、动车组检修等多个大类多个专业,合作举办的学历教育包括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研究生4个层次,人数超3000人,面向师生以及合作国当地企业、中资企业员工的培训规模超过1.2万人,为合作国家培养了大量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认知中国产品的技术技能人才。

与此同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也已成为全球教育界共识。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把教育数字化变革列为五大重点行动领域之一,多国纷纷出台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探索利用数字技术推进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已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发布了一系列教育数字化的标准规范,在全球数字教育发展中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2023年,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2024年1月,继2023年2月举办首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之后,我国举办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通过大会展示我国数字教育领域最新成果,搭建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全球教育共同发展。

2024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通过不断迭代升级,中国教育数字化对世界教育的贡献力明显增强。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中国排名已从第24位跃升到第9位。

“教育数字化先天带有开放、合作、共享的基因。我们以教育数字化国际交流为纽带,构建国际合作新范式,成功举办首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来自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发布了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和智慧教育发展指数等成果文件,为全球教育变革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10年建设,中国慕课已上线超过7.68万门,不仅服务了国内12.77亿人次的学习,还通过“慕课出海”行动,让中国慕课走出国门,为世界高等教育作出中国贡献。中国慕课建设和应用规模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品牌”。

(记者 张亚雄)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