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优化引育机制,助力人才“西北汇”

  • Thread starter Thread starter z
  • Start date Start date

z

Administrator
Staff member
“这样快速的人才引进机制,在国内是罕见的。能够从博士后直接成为教授,我感到十分荣幸,感谢兰州大学。”夏欢说。

今年7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关于白石崖溶洞遗址丹尼索瓦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其第一作者就是兰州大学博士后夏欢。在成果发表的当周,夏欢被引进至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即将成为一名教授。

“我们努力打造富有兰州大学特色的‘随到、随评、随聘’人才引进制度。”近日,兰州大学人才办主任李鹏飞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近年来,兰州大学不断优化人才发现和培育机制,建立起引进人才绿色通道,对于校内优势学科、重点团队中产出重要成果的青年人才给予重点关注,进行跟踪培育;对符合引进条件的实行审核把关绿色通道,规范引才程序,对过程节点进行快速响应,进行各部门联动专门审核把关,大大缩短审核周期。2022年至今,兰州大学已选聘71名本校博士后作为教学科研人员。

简化流程,引进过程突出一个“快”字

“5月28日,当文章确定被接收以后,我便开始联系学院老师。在走完一系列审核和面试流程后,7月8日学校正式下发聘任通知。整个过程不到3个月。”夏欢说。

主动出击,快速响应,简化流程。兰州大学建立务实高效、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对于学科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简化工作程序,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应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

张宇萌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担任“萃英博士后”。今年6月出站后,他选择留在兰州大学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成为资源环境学院的一名青年研究员。

2023年底,即将出站的张宇萌联系人才办表达出想要继续留在兰州大学的意愿。2024年1月,学院通知面试、答辩;4月,张宇萌确定被引进;6月,出站后即正式入职。

“人才办的老师非常热情,告诉我一定要留下来将科研继续下去。准备材料、引进流程都是他们一一讲解的。我只需要按照步骤准备就可以了。”张宇萌笑着说,“从递交申请到确定引进,整个过程大概需要3个月。这种面向博士后的快速引进机制,能让我们迅速完成身份的转变,不用担心出站之后无法衔接工作的空窗期,对我们的生活和科研工作都有很大帮助。”

在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从事过低轨飞行器表面辐照防护研究一年后,高文生进入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展CO2、NOx等小分子电催化转化研究。目前,他已加入材料与能源学院成为一名青年研究员。

谈起被引进的过程时,高文生告诉记者,从学院到学校各个环节非常有效率,突出一个“快”字,“前期沟通顺畅,后期手续办理便一路绿灯”。

筑巢引凤,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是兰州大学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学校坚持“以人才为本”,在科研资源配置上以人才优先;推动“硬待遇”和“软保障”齐头并进,在经费、空间、招生等资源上给予倾斜,为科研人员打造精准、专业且多元化的服务保障体系。

杨继帅是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从事研究工作的一名“萃英博士后”,今年是他在兰州大学的第11年。2022年,作为第一作者,他的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自然-可持续性》期刊。他认为,兰州大学在环境考古研究领域的雄厚实力是吸引自己留在这里的主要因素。

兰州大学为博士后提供了优厚的生活保障。“在兰州,我们不会有生活上的压力,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夏欢说,“除此之外,学校会鼓励和支持我们申请各项科研项目。”目前,夏欢已经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与博士后面上项目。

对于学校鼓励和支持科研项目申请,张宇萌也深有体会。在学校平台及团队的支持下,他主持及参与了多个企业委托的科技攻关项目,以这些项目难题为出发点发掘科学问题,成功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甘肃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等科研项目。

截至目前,兰州大学在站博士后达384人,共招收“萃英博士后”218人。2024年,学校在《科学》和《自然》发表论文各1篇,博士后均为共同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2024年集中接收期项目评审结果,在站博士后中39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占学校获批青年项目数的43%。(记者 颉满斌)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