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11月4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在种子岛宇宙中心成功发射H3火箭,将日本防卫省的一颗国防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H3火箭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三菱重工集团共同开发的两级半运载火箭,用于替代现役H2A火箭。H3火箭使用液氢液氧推进剂,其中一级采用两台日本自主研发的氢氧发动机,二级采用H2A型火箭的氢氧发动机的升级版,具备多次点火能力。根据需要,H3火箭上还可加装2至4个固体助推器,使其最大运载量达7.9吨。
H3火箭是日本新一代运载火箭,从2013年开始研制,几经波折,于2023年3月首次发射,但以失败告终。2024年2月,H3火箭第2次发射,成功将配重模块送入预定轨道。2024年7月,H3火箭第3次发射,将一颗卫星送入对地观测轨道。本次发射是H3火箭第4次发射,也是首次执行地球同步轨道的高轨发射任务。
根据航天发射惯例,有3次以上成功发射纪录的火箭,其技术被视为成熟。目前,日本现役H2A火箭还有一次发射任务,今年底将退役。未来,H3火箭将作为日本下一代主力运载火箭,用于发射日本HTV-X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等多种载荷,同时在世界航天发射市场上提供发射服务。
在世界航天范围内,日本航天发展颇具特色。2014年日本曾发射“隼鸟2号”探测器,成功探访52亿千米外的一颗小行星并取样返回。同时,日本航天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日本国内发射任务量少。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对中轨遥测卫星和低轨互联网卫星的发射需求较少,H3火箭主要针对高轨发射任务设计,而中、低轨卫星发射才是目前航天发射市场的主要需求,这将对H3火箭的发射任务产生一定影响。
二是运载火箭技术发展守旧。H3火箭于10多年前开始研发,其间,世界运载火箭技术发展趋势由固液混合、大推力和高比冲,转向可重复使用、快捷、低成本方向。然而,日本并未紧跟潮流。H3火箭仍然采用氢氧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虽然性能较好,但使用维护不便,H3火箭的4次发射任务因种种原因均有推迟。同时,这种固液混合构型火箭很难实现重复使用,发射成本也居高不下。
三是政策易受美国影响。虽然日本拥有独立自主的航天技术,但其火箭构型较为单一,运载能力覆盖不全面,还需要从国外购买部分发射服务。另外,日本在载人航天领域与美国深度绑定,缺少独立的载人航天技术。
H3火箭的连续发射,标志着日本完成运载火箭技术的更新换代。然而,日本要想在航天领域进一步发展,需要结合航天技术发展趋势,着手开展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等技术研发。(少谋)
H3火箭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三菱重工集团共同开发的两级半运载火箭,用于替代现役H2A火箭。H3火箭使用液氢液氧推进剂,其中一级采用两台日本自主研发的氢氧发动机,二级采用H2A型火箭的氢氧发动机的升级版,具备多次点火能力。根据需要,H3火箭上还可加装2至4个固体助推器,使其最大运载量达7.9吨。
H3火箭是日本新一代运载火箭,从2013年开始研制,几经波折,于2023年3月首次发射,但以失败告终。2024年2月,H3火箭第2次发射,成功将配重模块送入预定轨道。2024年7月,H3火箭第3次发射,将一颗卫星送入对地观测轨道。本次发射是H3火箭第4次发射,也是首次执行地球同步轨道的高轨发射任务。
根据航天发射惯例,有3次以上成功发射纪录的火箭,其技术被视为成熟。目前,日本现役H2A火箭还有一次发射任务,今年底将退役。未来,H3火箭将作为日本下一代主力运载火箭,用于发射日本HTV-X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等多种载荷,同时在世界航天发射市场上提供发射服务。
在世界航天范围内,日本航天发展颇具特色。2014年日本曾发射“隼鸟2号”探测器,成功探访52亿千米外的一颗小行星并取样返回。同时,日本航天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日本国内发射任务量少。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对中轨遥测卫星和低轨互联网卫星的发射需求较少,H3火箭主要针对高轨发射任务设计,而中、低轨卫星发射才是目前航天发射市场的主要需求,这将对H3火箭的发射任务产生一定影响。
二是运载火箭技术发展守旧。H3火箭于10多年前开始研发,其间,世界运载火箭技术发展趋势由固液混合、大推力和高比冲,转向可重复使用、快捷、低成本方向。然而,日本并未紧跟潮流。H3火箭仍然采用氢氧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虽然性能较好,但使用维护不便,H3火箭的4次发射任务因种种原因均有推迟。同时,这种固液混合构型火箭很难实现重复使用,发射成本也居高不下。
三是政策易受美国影响。虽然日本拥有独立自主的航天技术,但其火箭构型较为单一,运载能力覆盖不全面,还需要从国外购买部分发射服务。另外,日本在载人航天领域与美国深度绑定,缺少独立的载人航天技术。
H3火箭的连续发射,标志着日本完成运载火箭技术的更新换代。然而,日本要想在航天领域进一步发展,需要结合航天技术发展趋势,着手开展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等技术研发。(少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