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武汉5月16日电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于14日至16日在武汉举办。本届大会以“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为主题,积极响应联合国关于全球教育变革的倡议,旨在凝聚全球共识,共同推动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与深刻变革。
大会期间,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于吉红、教育部科技司司长周大旺、联盟理事会代表、联盟标准委员会团队、标准起草单位代表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专家,共同发布了《关于构建国际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框架的倡议》《教育大模型 总体参考框架》两项教育数字化标准成果文件。
据了解,《关于构建国际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框架的倡议》由世界数字教育联盟秘书处发起,呼吁联盟成员单位携手共进,达成共识,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可持续”的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指导数字技术在各成员单位的规范应用,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技术的协同创新,助力全球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这一框架将为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后续标准的研制工作以及数字技术在各成员单位中的规范应用提供清晰指引。
作为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发布的首项标准,《教育大模型总体参考框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自底向上、逐层支撑的五层结构:基础层、数据层、模型层、接口层和应用层。每一层均为其上一层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撑,共同构成了教育大模型开发与应用的完整闭环逻辑。框架将安全、伦理、隐私与治理要求视为贯穿始终的核心主线,要求在每一层级的建设和应用中都予以充分考量,确保教育大模型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健康、安全和负责任发展。(周倩文、李昉)
大会期间,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于吉红、教育部科技司司长周大旺、联盟理事会代表、联盟标准委员会团队、标准起草单位代表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专家,共同发布了《关于构建国际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框架的倡议》《教育大模型 总体参考框架》两项教育数字化标准成果文件。
据了解,《关于构建国际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框架的倡议》由世界数字教育联盟秘书处发起,呼吁联盟成员单位携手共进,达成共识,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可持续”的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指导数字技术在各成员单位的规范应用,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技术的协同创新,助力全球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这一框架将为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后续标准的研制工作以及数字技术在各成员单位中的规范应用提供清晰指引。
作为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发布的首项标准,《教育大模型总体参考框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自底向上、逐层支撑的五层结构:基础层、数据层、模型层、接口层和应用层。每一层均为其上一层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撑,共同构成了教育大模型开发与应用的完整闭环逻辑。框架将安全、伦理、隐私与治理要求视为贯穿始终的核心主线,要求在每一层级的建设和应用中都予以充分考量,确保教育大模型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健康、安全和负责任发展。(周倩文、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