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全国外交学学科建设年会暨“中国与联合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z

Administrator
Staff member
人民网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崔译戈)4月17日至19日,“第二十一届全国外交学学科建设年会暨‘中国与联合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外交学院召开。本届年会由外交学院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会外交学研究分会和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承办。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大使、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参赞白洁出席大会开幕式,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主持开幕式。

王世廷大使在致辞中指出,新时代的外交学学科建设,既承载着共和国历史的厚重,更肩负着新时代创新的使命。本次年会结合联合国成立80周年,聚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既是我们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集体学习,也是对新时代中国外交学学科建设的探索。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大使致辞。主办方供图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大使致辞。主办方供图​

王世廷表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涌动,但中国始终是多边主义的坚定维护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我们的外交官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也需要学界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三大领域深化探索研究:一是如何将中国式现代化经验转化为全球治理的公共产品;二是如何在国际规则博弈中提升制度话语权;三是如何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新时代外交人才。

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参赞白洁为大会作主旨报告,介绍近期中国外交重要议程。白洁表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势不可挡,人工智能、绿色经济迭代进化,国际秩序和边体系酝酿深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意义愈加彰显。希望专家学者们深入学思践悟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中国外交提供智力支持,讲好中国故事。

在大会主旨发言环节中,中国原驻格鲁吉亚、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大使岳斌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主题回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演变,强调中国在全球安全与共同繁荣中的重要作用。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就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外交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在当日下午举行的的平行分论坛中,来自全国几十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98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与联合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工智能时代的外交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大国外交新格局四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与会者合影。主办方供图


与会者合影。主办方供图​

本次会议同期还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会外交学研究分会会员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会外交礼仪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理事会议”,选举产生了两个分会的理事、常务理事以及领导机构。
 
Back
Top